扯旗放炮 chě qí fàng pào

abac式
拼音chě qí fàng pào
注音ㄔㄜˇㄑㄧˊㄈㄤˋ
繁体撦旗放炮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扯旗放炮的解释
形容兴高采烈、热闹非凡的情景。原指在节日或喜庆时扯起彩旗并放鞭炮,现多用于比喻欢庆或热闹的场面。
出处

1.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她扯旗放炮来考工厂,考不上怎样回下堡村蛤蟆滩呢?”

2.

此成语来源于民间习俗,常见于传统节日或喜庆场合。
寓意
表达欢乐、热闹的气氛,象征喜庆和团聚。
列子

1.

过年的时候,全家人扯旗放炮,热闹极了。

2.

小区里举办活动,大家扯旗放炮,气氛非常热烈。

3.

婚礼上,新郎新娘扯旗放炮,宾客们都非常开心。

4.

庆祝活动开始时,主持人扯旗放炮,现场一片欢腾。

5.

孩子们在儿童节扯旗放炮,玩得非常高兴。

6.

不用~的,不要弄得谁也知道了。 ★李准《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

扯旗放炮的翻译
德语
Flaggen hissen und Feuerwerke zünden
日语
旗を掲げて花火を打ち上げる
法语
lever des drapeaux et tirer des feux d'artifice
英语
raise flags and set off fireworks
扯旗放炮的字意分解
chě
1:(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1:同本义。
2:泛指各种旗帜。
3: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4: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5:号令。
fàng
1:(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同本义。
3:又。
4:舍弃;废置。
5:解除约束;释放。
6:免去;免除。
7:放纵,恣纵。
8:发放。
9:搁置;放下。
10: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11:从。
12:并船。
13: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14:发射;放射;发出。
15: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16: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
17: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
18:阻碍。
19:
20:模拟。
21: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22:相似。
23:正当。
bāo
1:一种烹调方法。
páo
1:(形声。从火,包声。(páo)本义:古烹饪法的一种。用烂泥等裹物而烧烤)。
2:同本义。
3:焚烧,燃烧。
4: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
5:厨师。
6:吼叫,咆哮。
pào
1:“炮”假借为“砲”,大炮。

扯旗放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ě qí fàng pào)。abac式组合,扯旗放炮意思是:形容兴高采烈、热闹非凡的情景。原指在节日或喜庆时扯起彩旗并放鞭炮,现多用于比喻欢庆或热闹的场面。 表达欢乐、热闹的气氛,象征喜庆和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