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头天子的解释
形容草木丛生的荒野之地的统治者,常用来比喻没有实际权力的虚位君主或自封的统治者。
出处
1.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2.
出自《晋书·刘元海载记》,其中提到“草头天子”一词,用来形容刘元海自立为帝的荒诞。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名不副实的权力,强调实权的重要性。
列子
1.
小说中的反派自称草头天子,却没有半点实权。2.
这个小国的国王被称为草头天子,实际权力掌握在首相手中。3.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成为草头天子,享受名义上的统治。4.
历史剧中,草头天子总是被大臣们操控,无法自主决策。5.
传说中的草头天子只是一个象征,没有实际的统治能力。6.
况且~,他的命数修短,大则关系天下,小则关系一方。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7回草头天子的翻译
德语
Marionettenkönig
日语
草刈りの天子
法语
roi fantoche
英语
puppet king
草头天子的字意分解
cǎo
1:(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草本植物的总称。
3: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4:未开垦过的荒地。
5:文书的底稿;初稿。
6:粗糙;粗劣。
7:创造;创立。
8:草拟;起稿。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草头天子,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ǎo tóu tiān zǐ)。abcd式组合,草头天子意思是:形容草木丛生的荒野之地的统治者,常用来比喻没有实际权力的虚位君主或自封的统治者。 提醒人们要警惕名不副实的权力,强调实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