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郭公的解释
夏五郭公是指夏天第五个月(农历五月)的郭公鸟。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那些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的人,类似于“自私自利”。
出处
1.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2.
出自《庄子·秋水》,其中提到郭公鸟的故事,讲述了郭公鸟只顾自己的行为。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自私自利,提倡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
列子
1.
小明总是只顾自己玩,不和同学分享玩具,大家都说他像夏五郭公。2.
在家庭聚会上,哥哥只顾自己吃好吃的,不顾及弟弟妹妹,大家都说他像夏五郭公。3.
小红在班级活动中只顾自己表现,不帮助同学,大家都说他像夏五郭公。4.
在公园里,一些人只顾自己占用公共设施,不顾及他人,大家都说他像夏五郭公。5.
在公司项目中,小李只顾自己完成任务,不帮助同事,大家都说他像夏五郭公。夏五郭公的翻译
德语
egoistisch wie der Kuckuck im fünften Monat des Sommers
日语
夏の五月の郭公のように自分勝手
法语
égoïste comme le coucou au cinquième mois de l'été
英语
selfish like the cuckoo in the fifth month of summer
夏五郭公的字意分解
xià
1:(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泛指中国。
4:朝代名。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6: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7:大屋。
8: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9:大。
10:华彩,即五色。
11:姓。
wǔ
1:(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2:四加一的和。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4:偶;相类。
5: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6:五行。
7: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8:姓。
guō
1:(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2: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3:泛指城市。
4:外部,外周。
5:春秋国名 。在今山东省北部。
6:皮。
7:(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
8:(kuò)。
9:开拓。
10:空。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夏五郭公,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 wǔ guō gōng)。abcd式组合,夏五郭公意思是:夏五郭公是指夏天第五个月(农历五月)的郭公鸟。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那些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的人,类似于“自私自利”。 提醒人们要避免自私自利,提倡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