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知鬼不晓的解释
形容事情非常隐秘,连神和鬼都不知道。常用于描述某事极为机密或某人的行踪、动向极为隐秘。
出处
1.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同“神不知鬼不觉”。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神不知,鬼不觉,少不得我是要来的。”寓意
强调事情的隐秘性和难以察觉,提醒人们注意隐私和保密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悄悄地溜出家门,神不知鬼不晓地去了朋友家。2.
小明偷偷地把礼物藏在书包里,神不知鬼不晓地准备给妈妈一个惊喜。3.
他们在夜里神不知鬼不晓地完成了任务,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4.
她神不知鬼不晓地把作业抄完了,老师也没发现。5.
这个秘密计划进行得神不知鬼不晓,直到最后才被揭露。6.
张翼《敌区工作记》:“何况我俩又是神不知鬼不晓走进来的。”神不知鬼不晓的翻译
德语
ohne dass es jemand weiß
日语
神も鬼も知らぬ
法语
sans que personne le sache
英语
without anyone knowing
神不知鬼不晓的字意分解
shén
1:(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泛指神灵。
4:精神。
5:表情;神色。
6:神奇;神异。
7:灵验。
8: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g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同本义。
3:万物的精怪。
4: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5: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6:隐密不测。
7:慧黠,机警。
8:姓。

神不知鬼不晓,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én bù zhī guǐ bù xiǎo)。abcd式组合,神不知鬼不晓意思是:形容事情非常隐秘,连神和鬼都不知道。常用于描述某事极为机密或某人的行踪、动向极为隐秘。 强调事情的隐秘性和难以察觉,提醒人们注意隐私和保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