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成龙的解释
比喻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形容老师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
出处
1.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2.
语出《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昔高宗以大篆成龙,吾有何德而获此宠?'后演变为竹杖成龙。寓意
强调教育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赞美其培养人才的成就。
列子
1.
这位老教师退休后,依然竹杖成龙,不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2.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这所学校的老师们终于竹杖成龙,学生们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3.
他虽然已经年迈,但依然竹杖成龙,继续为社会培养人才。4.
在教育界,他以竹杖成龙而闻名,许多学生都成为了各领域的领军人物。5.
这位导师竹杖成龙,桃李满天下,每年都有许多学生来探望他。6.
蘋风入驭来应易,~去不难。(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竹杖成龙的翻译
德语
Talente fördern
日语
人材を育てる
法语
élever des talents
英语
to nurture talent
竹杖成龙的字意分解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zhàng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7: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lóng
1:(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3: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4: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5:喻骏马。
6:姓。

竹杖成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ú zhàng chéng lóng)。abac式组合,竹杖成龙意思是:比喻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形容老师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 强调教育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赞美其培养人才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