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往泰来 fǒu wǎng tài lái

abac式
拼音fǒu wǎng tài lái
注音ㄈㄡˇㄨㄤˇㄊㄞˋㄌㄞˊ
繁体否往泰來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否往泰来的解释
指过去的错误或不幸已经过去,将来会带来好运或好的结果。
出处

1.

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

2.

出自《周易·乾卦》:'否往泰来',意为否极泰来,否卦变为泰卦。
寓意
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
列子

1.

经历了一年的挫折,他终于否往泰来,事业有了起色。

2.

她在感情上受过伤,但现在否往泰来,找到了新的幸福。

3.

公司经过几年的亏损,终于否往泰来,实现了盈利。

4.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否往泰来,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5.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健康状况否往泰来,恢复得很好。

6.

~,灾生福过;考诸物理,斯为格言。 ★前蜀·杜光庭《胡璠尚书地纲醮词》

否往泰来的翻译
德语
Von Unglück zum Glück
日语
不運から幸運へ
法语
De malheur à bonne fortune
英语
From misfortune to good fortune
否往泰来的字意分解
fǒu
1:(会意。从口,从不。“不”亦兼表字音。本义:不然,不是这样)。
2:非,不是。
3: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1:闭塞;阻隔不通。
2:贬斥。
3:变坏;灭绝。
4:困厄;不顺。
5:恶。
6:鄙陋。
7:病名,胸中满闷结块的病。
wǎ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同本义。
3:彼此间来往。
4:亡去。
5:给予,送。
6:归向。
7:昔时;过去。
8:死者。
9:后;以后。
10: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11: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tài
1:(形声)。
2:同本义。
3:安定平和。
4:奢侈。
5:骄纵;傲慢。
6:大之极,极大。
7:古州名。
8: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9: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10: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11:六十四卦之一。
12:泰国的简称。
13:姓。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否往泰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ǒu wǎng tài lái)。abac式组合,否往泰来意思是:指过去的错误或不幸已经过去,将来会带来好运或好的结果。 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