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山为王 zhàn shān wèi wáng

abac式
拼音zhàn shān wèi wáng
注音ㄓㄢˋㄕㄢㄨㄟˊㄨㄤˊ
繁体占山爲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占山为王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占据山头,自立为王,称霸一方。常用来比喻某人在某个领域或地方独占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出处

1.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69回:“第二件是我也不占山为王,不过是与你比并武艺,也就算完了。”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公曰:‘云长久欲与兄长同归故里,不幸刘璋无礼,致与兄长相争。今幸得兄长无恙,切不可再涉江湖。且于荆州暂且安身,待天下稍定,再作区处。’玄德曰:‘吾欲占山为王,与诸弟共享富贵,何如?’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独断专行,强调合作与谦让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在公司里占山为王,谁也不敢惹他。

2.

小区里的棋牌室被几个老人占山为王,其他居民只能望而却步。

3.

这个市场被一家大公司占山为王,其他小商家难以立足。

4.

他在学校的篮球队里占山为王,是队里的绝对核心。

5.

这个小镇上的餐馆被一家饭店占山为王,其他餐馆生意惨淡。

6.

他想~,控制这一领域。

占山为王的翻译
德语
den Berg besetzen und König werden
日语
山を占拠して王になる
法语
occuper la montagne et devenir roi
英语
occupy the mountain and become king
占山为王的字意分解
zhān
1:(会意。从卜,从口。以口问卜。本义:推测吉凶,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
2:同本义。
3:占状(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占视(观察);占气(观云气风色以测吉凶)。
4:推料,推测。
5:估计;揣度。
6:征兆。
7:运数,运气。
8:姓。
zhàn
1:占据,拥有。也作“佔”。
2:自报数目,估计上报。
3:估计、测算。
4:口头吟作;口授。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wáng
1:(会意。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后“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
2: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3: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4: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5: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6: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7:姓。
wàng
1: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2:作皇帝,称王。
3:胜过。

占山为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 shān wèi wáng)。abac式组合,占山为王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占据山头,自立为王,称霸一方。常用来比喻某人在某个领域或地方独占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独断专行,强调合作与谦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