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裹足 dù kǒu guǒ zú

abcd式
拼音dù kǒu guǒ zú
注音ㄉㄨˋㄎㄡˇㄍㄨㄛˇㄗㄨˊ
繁体杜口裹足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杜口裹足的解释
形容说话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常用于描述在某些场合下不敢轻易发表意见或行动。
出处

1.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口裹足,不敢轻易行事。'
寓意
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谨慎言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列子

1.

在陌生的环境中,他总是杜口裹足,生怕说错话得罪人。

2.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不得不杜口裹足,避免卷入是非。

3.

在重要的会议上,大家都杜口裹足,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4.

新来的员工在公司里杜口裹足,慢慢熟悉环境。

5.

在老师面前,学生们都杜口裹足,生怕回答问题出错。

6.

她被吓得~不敢出门。

杜口裹足的翻译
德语
vorsichtig und zurückhaltend
日语
慎重かつ控えめ
法语
prudent et réservé
英语
cautious and reserved
杜口裹足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2:同本义。
3:堵塞。
4:关门,封闭 。
5:冲击。
6: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guǒ
1:(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2:同本义。
3:携带。
4:停止。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杜口裹足,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ù kǒu guǒ zú)。abcd式组合,杜口裹足意思是:形容说话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常用于描述在某些场合下不敢轻易发表意见或行动。 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谨慎言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