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 shēn shēn xué zǐ

aabb式
拼音shēn shēn xué zǐ
注音ㄕㄣㄕㄣㄕㄣㄕㄣㄒㄩㄝˊㄗˋ
繁体莘莘莘莘學子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莘莘学子的解释
形容众多勤奋好学的学生,通常用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
出处

1.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这群莘莘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日本。”

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原句为'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世演变为'莘莘学子'以形容众多学生。
寓意
表达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勤奋。
列子

1.

莘莘学子们在图书馆里认真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2.

每年高考结束后,莘莘学子们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3.

学校的运动会上,莘莘学子们积极参与,展现了青春的活力。

4.

莘莘学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吸取知识的养分。

5.

暑假期间,莘莘学子们参加各种夏令营活动,增长见识。

莘莘学子的翻译
德语
zahlreiche Studenten
日语
多くの学生
法语
nombreux étudiants
英语
countless students
莘莘学子的字意分解
shēn
1:众多的样子。
2:长。
3:姓。
xīn
shēn
1:众多的样子。
2:长。
3:姓。
xīn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莘莘学子,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ēn shēn xué zǐ)。aabb式组合,莘莘学子意思是:形容众多勤奋好学的学生,通常用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 表达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