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作西成的解释
形容做事有始有终,东边开始,西边完成,强调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过程。
出处
1.
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慨自唐虞成周之际,爰宅四时,东作西成,岁月时日,水火土谷,历世不易。”2.
出自《庄子·养生主》,原句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后人引申为做事有始有终的典故。寓意
强调做事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完成每一项任务。
列子
1.
小明在做手工时,总是东作西成,作品完成得非常漂亮。2.
张老师教导学生做事要东作西成,不能半途而废。3.
完成这个项目,我们需要东作西成,每一步都不能马虎。4.
妈妈看到儿子东作西成地整理房间,感到非常满意。5.
在烹饪比赛中,参赛者们东作西成,最终呈现出美味的佳肴。东作西成的翻译
德语
von Anfang bis Ende
日语
始めから終わりまで
法语
du début à la fin
英语
from start to finish
东作西成的字意分解
dōng
1:(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同本义。
3:向东,东去。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xī
1:(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同本义。
3:往西走;向西去。
4: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5:古称西边的邻国。
6: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东作西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ōng zuò xī chéng)。abcd式组合,东作西成意思是:形容做事有始有终,东边开始,西边完成,强调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过程。 强调做事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完成每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