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席之臣的解释
形容在朝堂上因小事而受到责罚的小臣子。常用来比喻因小过而受到不当惩罚的人。
出处
1.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为“蔺相如曰:‘臣固知将军之必来也,故先以待之。今将军既至,请奉命效死,愿将军之去,不敢当将军之赐。今臣之客,辱之太甚,臣之客,臣之辱也,愿将军之去,不敢当将军之赐。’廉颇曰:‘臣所以去者,以先王之命也。臣所以复来者,以为将军之辱也。臣固知将军之必来也,故先以待之。今将军既至,请奉命效死,愿将军之去,不敢当将军之赐。今臣之客,辱之太甚,臣之客,臣之辱也,愿将军之去,不敢当将军之赐。’”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过分责罚他人,体现宽容和理解的重要性。
列子
1.
小李因为在公司会议上提出一个小建议而被老板当众批评,真是茵席之臣。2.
在学校里,小明因为忘记带作业而被老师严厉批评,感觉自己成了茵席之臣。3.
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小张在团队中被指责得体无完肤,真是茵席之臣。4.
在家庭聚会上,小红因为晚到几分钟而被长辈训斥,感觉自己成了茵席之臣。5.
在社区活动中,小王因为一个小错误被领导严厉批评,真是茵席之臣。茵席之臣的翻译
德语
ein Minister, der wegen einer Kleinigkeit bestraft wird
日语
些細な事で罰せられる大臣
法语
un ministre puni pour une petite affaire
英语
a minister punished for a trivial matter
茵席之臣的字意分解
yīn
1:(形声。从艸,因声。本义:车垫子。字本作“因”)。
2:同本义。
3:
xí
1:(“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2:座位;席位。
3:成桌的饭菜,酒筵。
4:职位。
5: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6:船帆。
7:铺席,登席就坐。
8:凭借,倚仗。
9:垫,压。
10: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h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2:同本义。
3:君主制时的官吏。
4:君主制时的高级官员;大臣。
5:古人自称。
6:古代大臣对君的自称。
7:对父的自称。
8:对一般人的自称。表示自谦。
9:臣服。

茵席之臣,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 xí zhī chén)。abcd式组合,茵席之臣意思是:形容在朝堂上因小事而受到责罚的小臣子。常用来比喻因小过而受到不当惩罚的人。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小事而过分责罚他人,体现宽容和理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