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图强的解释
形容发愤图强,努力奋斗以求强盛。表达一种不甘落后、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出处
1.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2.
《左传·宣公十二年》:'发愤图强,志在必得。'寓意
鼓励人们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目标,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
列子
1.
小明在学业上发愤图强,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2.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发愤图强,不断努力。3.
在公司里,他发愤图强,很快得到了晋升的机会。4.
她发愤图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成就。5.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他发愤图强,努力工作。6.
上下一心,日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15章发愤图强的翻译
德语
sich anstrengen, um stärker zu werden
日语
奮起して強くなる
法语
s'efforcer de se renforcer
英语
strive for strength
发愤图强的字意分解
fā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fà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fèn
1:(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2:同本义。
3:充盈,旺盛。
4:愤怒;怨恨。同“忿”。
5:发,奋。
tú
1:(会意。从囗,从啚。囗(wéi),表示范围。啚(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同本义。
3:图谋;谋取。
4:筹划;设法对付。
5:绘画。
6:摹拟。
7: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8:所画的图画。
9:地图。
10: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11:意图;意愿。
12:塔,即“浮图”的简称。
13: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jiàng
1:倔强;固执。
2:僵硬。
qiáng
1:(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同本义。
3:襁褓。
4:(通彊。弱的反义词)。
5:弓有力。
6:强盛;势力大。
7:强健;健壮,有力。
8:刚强;坚决。
9:强横。
10:强暴。
11:优越;好。
12:略多于…的。
13:强有力的弓。
14:强者。
15:使强,加强。
16:姓。
qiǎng
1:强制,强迫。
2:劝勉。
3:勉强。
4:竭力;尽力。

发愤图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ā fèn tú qiáng)。abcd式组合,发愤图强意思是:形容发愤图强,努力奋斗以求强盛。表达一种不甘落后、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鼓励人们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目标,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