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不见治 rǒng bù jiàn zhì

abcd式
拼音rǒng bù jiàn zhì
注音ㄖㄨㄥˇㄅㄨˋㄐㄧㄢˋㄓˋ
繁体冗不見治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冗不见治的解释
形容人或事物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和治理。
出处

1.

唐·韩愈《进学解》:“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冗不见治,民困于役”,意为政务繁杂而不得治理,百姓困于徭役。
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整洁和有序,避免杂乱无章的状态。
列子

1.

小明的书桌上堆满了杂物,真是冗不见治。

2.

这个房间里的东西摆放得冗不见治,让人头疼。

3.

公司的文件管理系统冗不见治,查找资料很费劲。

4.

他家的院子杂草丛生,真是冗不见治。

5.

这个项目的进度安排得冗不见治,导致工期延误。

冗不见治的翻译
德语
chaotisch und unregierbar
日语
混乱して統治が見えない
法语
chaotique et ingouvernable
英语
chaotic and ungovernable
冗不见治的字意分解
rǒng
1:( 《说文》:“散也。从宀儿(人),人在屋下,无田事也。”儿,“人”的古文形体。本义:闲散)。
2:同本义。
3:多余。
4:离散,向四周散开。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à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7:看法,见解。
8: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9: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xiàn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zhì
1:(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2:同引申义。
3:治理;管理;统治。
4:办理;处理。
5:经营。
6:治;治疗。
7:惩处;惩办。
8:修筑。
9:整顿,训练。
10:研究。
11:政治。
12: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13:又。
14:姓。

冗不见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rǒng bù jiàn zhì)。abcd式组合,冗不见治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和治理。 提醒人们要保持整洁和有序,避免杂乱无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