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解释
形容人或军队在静止时像处女一样沉静,行动时像脱兔一样迅速。比喻在静态时沉着冷静,动态时迅猛有力。
出处
1.
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2.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寓意
强调在不同情境下保持冷静与迅速的应变能力,体现出智慧与力量的结合。
列子
1.
小明在考试时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答题又快又准。2.
运动员在比赛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3.
在紧急情况下,消防员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迅速救援。4.
小丽在做实验时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操作非常熟练。5.
在游戏中,玩家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战术运用得当。6.
古人说‘~’,也是不动的时候要像大姑娘深藏闺中,动起来像脱网的兔子那么快。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5章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翻译
德语
ruhig wie eine Jungfrau, schnell wie ein Hase
日语
静かなる乙女の如く、脱兎の如く
法语
calme comme une jeune fille, rapide comme un lièvre
英语
still as a maiden, swift as a hare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字意分解
jìng
1:(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安静;宁静。
3: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4:没有声响;寂静。
5:干净,纯净。
6:善。
7:倦怠。
8:清理;使干净。
9:使安定。
10: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11:古州名。
12: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13: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14:真情。
15:姓。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chú
1:(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同本义。
3:居住;生活。
4:居家不仕,隐居。
5:惩罚。
6:治理;办理。
7:决断;定夺。
8:对待。
9:相交,交往。
10:定,常。
chù
1: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g ruò chǔ zǐ, dòng ruò tuō tù)。abac式组合,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意思是:形容人或军队在静止时像处女一样沉静,行动时像脱兔一样迅速。比喻在静态时沉着冷静,动态时迅猛有力。 强调在不同情境下保持冷静与迅速的应变能力,体现出智慧与力量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