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薄不慈的解释
形容处罚宽松,不严厉。
出处
1.
《韩非子·五蠹》:“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厉戾,称俗而行也。”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罚薄不慈,民不畏法。'寓意
提醒人们过于宽松的处罚会导致人们不重视规则和法律。
列子
1.
老师对学生的小错误总是罚薄不慈,大家都觉得她很宽容。2.
公司对员工的迟到现象采取罚薄不慈的态度,员工们因此并不在意。3.
家长对孩子的过失采取罚薄不慈的方式,孩子因此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4.
社区对违反规定的小问题采取罚薄不慈的处理方式,居民们不太重视。5.
在游戏中,管理员对作弊行为采取罚薄不慈的措施,玩家们觉得处罚太轻。罚薄不慈的翻译
德语
milde Strafe
日语
寛大な処罰
法语
punition clémente
英语
lenient punishment
罚薄不慈的字意分解
fá
1:(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2:同本义。
3:对有过失、错误的处分。
4:讨伐;杀。
5:出钱赎罪。
6:发誓。
7:刑罚。
báo
1: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bó
1:(形声。从芔,溥(pǔ)声。本义:草木丛生处)。
2:同本义。
3:养蚕的工具;帘子。
4:迫近;接近。
5:搏击;拍;击。
6:减少,减损,减轻。
7:轻视,看不起。
8:侵入;混杂。
9:停止;依附。
10:物体扁平,与“厚”相对。
11:引申为微小,少。
12:不浓;淡薄。
13:指人心、世道、纲纪等衰微轻薄;不庄重。
14:虚假刻薄,不厚道。
bò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í
1:(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2:同本义。
3:对父母孝敬奉养。

罚薄不慈,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á bó bù cí)。abac式组合,罚薄不慈意思是:形容处罚宽松,不严厉。 提醒人们过于宽松的处罚会导致人们不重视规则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