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

abac式
拼音shù zhī gāo gé
注音ㄕㄨˋㄓㄍㄠㄍㄜˊ
繁体束之高閣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搁置一边
  • 暂且搁下
  • 暂不处理
反义词
  • 当机立断
  • 立即处理
  • 火速解决
束之高阁的解释
形容把某事物束缚起来,高高地搁置在一边,常用来比喻把某事搁置不予处理或暂时搁置。
出处

1.

《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2.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他便将这事束之高阁,不去理会。”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处理事情的优先级和时机,懂得适时放下的智慧。
列子

1.

小明觉得这本书太难了,就束之高阁,不再去读。

2.

这个项目进展不顺利,经理决定束之高阁,等待时机再处理。

3.

她把旧时的日记束之高阁,不愿再翻看。

4.

这件麻烦事束之高阁,大家都不想去碰。

5.

他把那件不喜欢的礼物束之高阁,从此不再提起。

6.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毛泽东《实践论》

束之高阁的翻译
德语
beiseite legen
日语
棚上げする
法语
mettre de côté
英语
put aside
束之高阁的字意分解
shù
1:(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同本义。
3:约束;限制。
4:收拾;整理。
5:搁置。
6:把,小捆。
7: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gā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2:同本义。
3:等级在上,超越流俗或标准。
4:敬称,称别人的事物。
5:空泛,不切实际。
6:年长,年老。
7:高大;远大;盛大。
8:声调激越。
9:
10:肥沃,膏腴。
11:甘美。
12:由下至上的距离。
13:高处。
14:膏肓,古代医学指心下。
15:泛指城外,野外。
16:加高,提高。
17:尊崇,敬重。
18:远离,隐居。
19:姓。
1:(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2:门限。
3: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4:藏书的地方。
5:架空的栈道。用木板架筑在山岩绝险处的道路。
6:官署名。内阁的简称。
7:特指女子的卧房。
8:放置,搁置。

束之高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ù zhī gāo gé)。abac式组合,束之高阁意思是:形容把某事物束缚起来,高高地搁置在一边,常用来比喻把某事搁置不予处理或暂时搁置。 提醒人们要注意处理事情的优先级和时机,懂得适时放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