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关打节 shuāng guān dǎ jié

abcd式
拼音shuāng guān dǎ jié
注音ㄕㄠˋㄍㄨㄢㄉㄚˊㄐㄧㄝˊ
繁体稍關打節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稍关打节的解释
形容做事有条不紊,井井有条,通常指在节日或重大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有序。
出处

1.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俺则待稍关打节,怕有那惯施舍的经商不请言馀。”

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母见他们如此有条不紊,甚是欢喜,称赞不绝。' 后演变为'稍关打节',寓意相同。
寓意
强调有序和条理,鼓励人们在做事时保持井井有条的状态。
列子

1.

在公司的年会上,大家稍关打节地准备节目,场面非常有序。

2.

为了庆祝生日,小明和朋友们稍关打节地布置房间。

3.

社区的节日庆典,志愿者们稍关打节地安排活动流程。

4.

在学校的运动会上,班级成员稍关打节地组织啦啦队。

5.

家庭聚会时,妈妈稍关打节地安排座位和菜肴。

稍关打节的翻译
德语
geordnet
日语
順序立てて
法语
de manière ordonnée
英语
in an orderly manner
稍关打节的字意分解
shāo
1:(形声。从禾,肖声。本义:禾末)。
2:同本义。
3:俸禄,官吏的薪水。
4:逐渐。
5:略微;稍微。
6: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但”。
7:表示程度深,相当于“颇”、“甚”。
8:小。
shào
guān
1:(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门闩。闩门的横木。
3:关口,隘门。
4: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5: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6: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7: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8:合拢,闭门。
9:贯通,贯穿。
10:牵连,涉及。
11:支领,领取。
12:引弓。
1:(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同本义。
3:往;去。
4:制造;建造。
5:砍;割。
6:除去。
7: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8:摇荡。
9: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1:量词,指十二个
jiē
1:——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jié
1:(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3:骨节,节骨眼,关键。
4: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5:气节;节操。
6:节令,节气。
7:节度。
8: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9: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10:节拍,节奏。
11: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12: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13: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14:减省。
15:节制;管束。
16:调节。
17:高峻的样子。

稍关打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uāng guān dǎ jié)。abcd式组合,稍关打节意思是:形容做事有条不紊,井井有条,通常指在节日或重大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有序。 强调有序和条理,鼓励人们在做事时保持井井有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