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残去杀的解释
形容一种极端残忍的行为,通常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牺牲无辜者的生命。
出处
1.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2.
出自《三国演义》,描述了曹操为了消除后患,不惜屠杀无辜百姓的行为。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反对暴力和残忍的行为。
列子
1.
电影中反派角色为了达到目的,常常会捐残去杀,令人发指。2.
小说里的邪恶组织为了控制局势,居然捐残去杀,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感。3.
历史上一些暴君为了巩固统治,不惜捐残去杀,留下了血腥的记录。4.
游戏中某些任务要求玩家捐残去杀,挑战玩家的道德底线。5.
古代战争中,某些将领为了胜利,不惜捐残去杀,留下了一段段惨烈的历史。捐残去杀的翻译
德语
unschuldige Menschen abschlachten
日语
無垢を殺す
法语
massacrer les innocents
英语
slaughter the innocent
捐残去杀的字意分解
juān
1:(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2:同本义。
3:除去;废除。
4:捐献,贡献。
5:花费;耗用。
cán
1:(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同本义。
3:毁坏;破坏。
4:凋谢。
5:凶恶;狠毒。
6:残缺,残废。
7:剩余;残余,残存。
8: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qù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捐残去杀,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uān cán qù shā)。abcd式组合,捐残去杀意思是:形容一种极端残忍的行为,通常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牺牲无辜者的生命。 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反对暴力和残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