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abcd式
拼音qiú xián ruò kě
注音ㄑㄧㄡˊㄒㄧㄢˊㄖㄜˇㄎㄜˇ
繁体裘賢若渴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求贤若渴的解释
形容迫切地寻求有才干的人,就像口渴时迫切地需要水一样。
出处

1.

《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2.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群传》,原句为“求贤若渴,恤众若伤”。
寓意
强调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列子

1.

公司为了发展,求贤若渴地招聘各类专业人才。

2.

为了提高团队实力,老板求贤若渴地四处寻找合适的技术人员。

3.

为了备战比赛,教练求贤若渴地邀请各地的优秀运动员加入。

4.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酒店求贤若渴地招聘经验丰富的员工。

5.

为了改善社区环境,居民委员会求贤若渴地寻找有能力的志愿者。

6.

~,从柬如流。 ★《宋史·窦贞固传》

求贤若渴的翻译
德语
talentbegierig suchen
日语
人材を渇望する
法语
chercher des talents avec avidité
英语
eagerly seeking talents
求贤若渴的字意分解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xián
1:(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有德行;多才能。
3:对人的敬称。
4:良,美善。
5:艰难;劳苦。
6:有才德的人;人才。
7:人的贤能。
8:胜过,超过。
9:尊重;崇尚。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1:(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2:口渴。
3:比喻迫切。

求贤若渴,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qiú xián ruò kě)。abcd式组合,求贤若渴意思是:形容迫切地寻求有才干的人,就像口渴时迫切地需要水一样。 强调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