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胎俗骨 fán tāi sú gǔ

abcc式
拼音fán tāi sú gǔ
注音ㄈㄢˊㄊㄞㄙㄨˊㄍㄨˇ
繁体凡胎俗骨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凡胎俗骨的解释
形容普通人的身体和资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带有自谦或贬低自己的意味。
出处

1.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2.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长恨歌》,原句为‘凡胎俗骨难销尽’。
寓意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之处,保持谦虚的态度。
列子

1.

他虽然自称凡胎俗骨,但却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2.

她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凡胎俗骨,不敢与大家相比。

3.

在艺术界,他自认凡胎俗骨,却凭借努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4.

虽然我们都是凡胎俗骨,但也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5.

面对高手,他自嘲是凡胎俗骨,但依然不放弃挑战。

6.

向来偏觅多人,皆系~,无可下手。 ★明·无名氏《蕉帕记》第三出

凡胎俗骨的翻译
德语
sterbliches Fleisch und weltliche Knochen
日语
凡の体俗の骨
法语
chair mortelle et os vulgaires
英语
mortal flesh and mundane bones
凡胎俗骨的字意分解
fán
1:(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2:凡是,一切。
3:总共。
4:平常;普通。
5:平庸。
6:纲要,概括之辞。
7:人世间,尘世。
8:古国名 。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
tāi
1:(形声。从肉,台声。本义:未生的幼体,胚胎)。
2:同本义。
3:事物的根源或初基。
4:植物幼芽。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凡胎俗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án tāi sú gǔ)。abcc式组合,凡胎俗骨意思是:形容普通人的身体和资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带有自谦或贬低自己的意味。 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之处,保持谦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