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之才 jì shì zhī cái

abcd式
拼音jì shì zhī cái
注音ㄐㄧˋㄕˋㄓㄘㄞˊ
繁体濟乫之纔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济世之才的解释
指具有治理天下、造福百姓的才能和智慧。
出处

1.

唐·杜甫《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2.

出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原句为“济世之才,匡时之用”。
寓意
强调个人才能对社会和大众的贡献,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造福社会。
列子

1.

他被誉为济世之才,常常为社区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2.

在灾难面前,他展现出济世之才,组织了有效的救援行动。

3.

她用自己的济世之才,帮助许多家庭解决了生活难题。

4.

济世之才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5.

他以济世之才著称,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6.

若真有点~,竟自遯世,岂不辜负天地生才之心吗?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济世之才的翻译
德语
ein Talent, die Welt zu retten
日语
世を救う才
法语
un talent pour sauver le monde
英语
a talent for saving the world
济世之才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同本义。
3: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州名。
5: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8:众多。
9:整齐美好的样子。
1:渡过水流。
2:帮助;救助。
3:拯救;救济。
4:成就。
5:停;止。
6:增加。
7:弥补。
8:及,比得上。
9:成;可以。
10:渡口,过河的地方。
11:能干,中用。
shì
1:(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同本义。
3: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4:一生;一辈子。
5:人世,世间;世界。
6:时代;朝代。
7:岁;年。
8:世俗。
9:后嗣;后人。
10:家世。
11:世族。
12: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13:指嫡长。
14:大的。
15:既然,已经。
16:从来;终归。
17:永远。
18: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同本义。
3:有才能;有本领。
4:才力;才能。
5:人才。常写作“材”。
6: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7:材资;本能。
8:刚刚。
9: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10: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11:强调确定语气。
12:姓。

济世之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 shì zhī cái)。abcd式组合,济世之才意思是:指具有治理天下、造福百姓的才能和智慧。 强调个人才能对社会和大众的贡献,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