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披褐的解释
形容出家为僧,过简朴的生活。剪发指剃去头发,披褐指穿上粗布僧衣。
出处
1.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2.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登传》,其中记载孙登曾“剪发披褐”,表示他有出家的意愿。寓意
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清静。
列子
1.
他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决定剪发披褐,过上清静的日子。2.
为了追寻内心的平静,她选择剪发披褐,成为一名尼姑。3.
这位高僧年轻时曾剪发披褐,终其一生都在弘扬佛法。4.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最终决定剪发披褐,告别尘世。5.
她在寺庙中剪发披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6.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复仇已毕,其时即~,访道于牛头山。”剪发披褐的翻译
德语
sich den Kopf rasieren und ein grobes Gewand tragen
日语
髪を切って粗衣をまとう
法语
se raser la tête et porter une robe grossière
英语
shave one's head and wear a coarse robe
剪发披褐的字意分解
jiǎn
1:(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2: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3:砍伐 ;截断。
4:除灭。杀戮。
5:拦截。
6:扫;挥动。
7:辩白,驳斥。
8:交刀,剪刀。
fā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fà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pī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
7:披靡。
hè
1:(形声。从衣,曷声。本义:用粗麻织成的袜子)。
2:同本义。
3: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古时贫贱人穿。
4:卑贱的人。

剪发披褐,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n fà pī hè)。abac式组合,剪发披褐意思是:形容出家为僧,过简朴的生活。剪发指剃去头发,披褐指穿上粗布僧衣。 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