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梁之性 gāo liáng zhī xìng

abac式
拼音gāo liáng zhī xìng
注音ㄍㄠˋㄌㄧㄤˊㄓㄒㄧㄥˋ
繁体膏樑之性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膏梁之性的解释
膏梁之性形容富贵子弟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性格。
出处

1.

《国语·晋语七》:“夫膏梁之性难正也。”

2.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故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膏梁之性,骄奢淫逸,未有不亡者也。'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养尊处优,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从小被宠溺的他,养成了膏梁之性,遇到一点困难就不知所措。

2.

她虽然出身富贵,但并没有养成膏梁之性,依然勤奋努力。

3.

他的膏梁之性使他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

4.

父母担心孩子养成膏梁之性,特意送他去乡下锻炼。

5.

因为膏梁之性,他对生活的艰辛一无所知,常常被朋友们笑话。

膏梁之性的翻译
德语
privilegierte Erziehung
日语
恵まれた育ち
法语
éducation privilégiée
英语
privileged upbringing
膏梁之性的字意分解
gāo
1:(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2:同本义。
3:肥肉。
4:特指油灯。
5: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6:肥沃。
7:甘美。
gào
liáng
1:(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2:同本义。
3:房梁。
4:稻粱
5: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6:堤堰;鱼堰。
7:国名。
8:周时诸侯国。
9: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10:又。
11:朝代名。
12: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13: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14:又。
15:古九州之一 。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16:
17:架桥、修桥。
18: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ìng
1:(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同本义。
3: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4:(shēng)。生命;生机。
5:性情;脾气。

膏梁之性,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āo liáng zhī xìng)。abac式组合,膏梁之性意思是:膏梁之性形容富贵子弟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性格。 提醒人们要避免养尊处优,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