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聪塞明的解释
形容用各种方法蒙蔽别人的视听,使其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真相。
出处
1.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2.
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文为“蔽聪塞明,隔绝人情”。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被蒙蔽,保持清醒的判断力,追求事物的真相。
列子
1.
老板为了隐瞒公司的财务问题,蔽聪塞明,不让员工知道真相。2.
一些不良商家通过蔽聪塞明的手段来欺骗消费者。3.
小明发现同学们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觉得自己被蔽聪塞明了。4.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经理对上级蔽聪塞明,隐瞒了许多重要信息。5.
在家庭聚会上,孩子们玩捉迷藏时,总是试图蔽聪塞明,不让大人找到。6.
二、是对于现实要“~”,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蔽聪塞明的翻译
德语
die Wahrheit verschleiern
日语
真相を隠す
法语
obscurcir la vérité
英语
obscure the truth
蔽聪塞明的字意分解
bì
1:(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2:遮住,遮掩。
3:隐藏 蔽林间窥之。——唐·柳宗元《三戒》。
4:庇护。
5:掩饰。
6:蒙蔽。
7:概括。
cōng
1:(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2:同本义。
3: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4:聪明,有才智。
sāi
1:(会意兼形声。从土,塞(xià)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2:同本义。
3:填塞;充满。
4:遏止,禁止。
5:补救;抵偿。
6:搪塞;应付。
7:困窘,时运不通。
8:诚实。
sài
1:险要之处;要塞,边塞。
2:边境。
3: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4:构筑要塞。
5:酬神。
sè
1: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míng
1:(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2: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3:明白,清楚。
4:圣明,明察,明智。
5:明显,明确。
6:明艳, 鲜明。
7:照亮。
8:点燃,点亮。
9:懂得,了解。
10:阐明,表明。
11:明确。
12:受。
13:结盟。
14:白昼,白天。
15:人世,阳世。
16:眼睛,视力。
17:明朝 。(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18:声名、名誉。
19:名分,地位身分。
20:公开。
21:姓。

蔽聪塞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cōng sè míng)。abac式组合,蔽聪塞明意思是:形容用各种方法蒙蔽别人的视听,使其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真相。 提醒人们要警惕被蒙蔽,保持清醒的判断力,追求事物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