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其不备 yǎn qí bù bèi

abcd式
拼音yǎn qí bù bèi
注音ㄧㄢˇㄐㄧㄅㄨˋㄅㄟˋ
繁体掩其不備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掩其不备的解释
形容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采取行动。
出处

1.

《南齐书·刘怀珍传》:“今众少粮单,我悬彼固,正宜简精锐,掩其不备耳。”

2.

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后演变为掩其不备。
寓意
强调在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列子

1.

小偷趁家里没人时,掩其不备地溜进了屋子。

2.

比赛中,运动员掩其不备地突然加速,赢得了胜利。

3.

在游戏中,玩家掩其不备地偷袭了对手,取得了先机。

4.

小朋友们在捉迷藏时,掩其不备地找到了藏起来的朋友。

5.

公司在竞争对手不注意时,掩其不备地推出了新产品。

6.

故意到三更时分,~,一齐闯进弥陀寺,不论僧俗,见一个,拿一个。 ★《官场维新记》第十回

掩其不备的翻译
德语
überraschend angreifen
日语
不意をつく
法语
prendre par surprise
英语
catch by surprise
掩其不备的字意分解
yǎn
1:(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同本义。
3:藏。
4:止。
5:关闭;合上。
6:抹杀。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bèi
1:(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同本义。
3:完备;齐备。
4:疲乏;困顿。
5:准备;预备。
6:防备;戒备。
7:储备。
8:提供或装备。
9:凑数;充数。
10:设备;设施。
11:又。
12:全部;完全;尽。

掩其不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n qí bù bèi)。abcd式组合,掩其不备意思是:形容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采取行动。 强调在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