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 sì shū wǔ jīng

abcd式
拼音sì shū wǔ jīng
注音ㄙˋㄕㄨㄨˇㄐㄧㄥˋ
繁体四書五經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儒家经典
  • 经书
  • 圣贤书
反义词
四书五经的解释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出处

1.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2.

宋代朱熹编订《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则源于汉代对儒家经典的整理和命名。
寓意
强调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重要性,倡导道德和智慧的追求。
列子

1.

他在大学期间系统地研读了四书五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2.

爷爷常常引用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句子来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

3.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她开始学习四书五经。

4.

这位学者对四书五经的研究成果颇丰,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5.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学校至今仍有相关课程。

6.

君子是只读~,做八股,非常规矩的。 ★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四书五经的翻译
德语
Die Vier Bücher und die Fünf Klassiker
日语
四書五経
法语
Les Quatre Livres et les Cinq Classiques
英语
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四书五经的字意分解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1:(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2:四加一的和。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4:偶;相类。
5: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6:五行。
7: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8:姓。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四书五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ì shū wǔ jīng)。abcd式组合,四书五经意思是: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强调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重要性,倡导道德和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