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的解释
文人墨客指的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特指有才华的文人或作家。
出处
1.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2.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回:'这般文人墨客,往往好名成癖。'寓意
强调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和文人的才华,体现对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列子
1.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场景。2.
周末的文化沙龙上,许多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探讨文学创作。3.
这本诗集收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经典作品。4.
在茶馆里,几个文人墨客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当代文学的走向。5.
书法展览上,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欣赏和交流。6.
~大概是感性太锐敏了之故罢,向来就很娇气,什么也给他说不得,见不得,听不得,想不得。 ★《鲁迅全集·坟》文人墨客的翻译
德语
Literaten
日语
文人墨客
法语
hommes de lettres
英语
literary figures
文人墨客的字意分解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mò
1:(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同本义。
3:指诗文或书画。
4: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5: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6:绳索。
7:黑色。
8:贪污,不廉洁。
9:不语。
kè
1:(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2:同本义。
3:以客礼相待。
4:来宾,宾客。
5:旅客;旅居他乡的人。
6: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7: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
8: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9:商贩,行商。
10:泛指某人。
11:鬼怪。
12:食客,门客。
13: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文人墨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rén mò kè)。abac式组合,文人墨客意思是:文人墨客指的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特指有才华的文人或作家。 强调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和文人的才华,体现对文化的尊重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