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者之歌的解释
形容聋者无法听到声音,但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形式。
出处
1.
《淮南子·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2.
出自《圣经·旧约·诗篇》第98篇,'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后引申为聋者的歌声。寓意
表达了即使在无法听到声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坚强与乐观。
列子
1.
聋人学校的学生们用手语表演了一场聋者之歌,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2.
在音乐节上,一位聋人音乐家通过振动装置演奏出了一首动人的聋者之歌。3.
她用画笔在画布上创作了一幅幅充满感情的作品,仿佛在诉说着一首首聋者之歌。4.
虽然无法听到声音,但他通过舞蹈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仿佛在跳着一首聋者之歌。5.
在安静的夜晚,他用手语和朋友交流,彼此间的默契就像是一首聋者之歌。聋者之歌的翻译
德语
Lied der Tauben
日语
聾者の歌
法语
chant des sourds
英语
song of the deaf
聋者之歌的字意分解
lóng
1:(形声。从耳,龙声。本义:丧失听觉能力)。
2:同本义。
3:愚昧;不明事理。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gē
1:(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同本义。
3:歌颂,赞美。
4:奏乐;伴奏。
5:又指。
6:作歌;作诗。
7:歌曲;歌词。

聋者之歌,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óng zhě zhī gē)。abac式组合,聋者之歌意思是:形容聋者无法听到声音,但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形式。 表达了即使在无法听到声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坚强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