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萁相煎的解释
比喻兄弟之间自相残杀,形容手足相残的悲惨情景。
出处
1.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
出自《诗经·小雅·正月》中的“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后人用“豆萁相煎”来比喻兄弟相残。寓意
提醒人们兄弟之间应当和睦相处,避免自相残杀的悲剧。
列子
1.
兄弟俩因为遗产问题闹翻,最终竟到了豆萁相煎的地步。2.
没想到昔日的好友,如今却成了豆萁相煎的局面,令人唏嘘。3.
家庭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豆萁相煎的悲剧。4.
他俩从小一起长大,没想到长大后却豆萁相煎,令人心痛。5.
这场争执让原本亲密的姐妹变成了豆萁相煎的对手。6.
~,便宜了民族仇敌。 ★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的翻译
德语
brüderlicher Streit
日语
兄弟相争
法语
lutte fratricide
英语
fratricidal strife
豆萁相煎的字意分解
dòu
1:(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3:又。
4: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5:“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6: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7:姓。
qí
1:豆秸。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jiān
1:(形声。从火,前声。“火”字写在下面时常变形成为四点。本义:煎熬)。
2:同本义。
3:比喻折磨;使其痛苦。
4:一种烹饪方法。锅里放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成焦黄。
5:消熔。

豆萁相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òu qí xiàng jiān)。abac式组合,豆萁相煎意思是:比喻兄弟之间自相残杀,形容手足相残的悲惨情景。 提醒人们兄弟之间应当和睦相处,避免自相残杀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