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波溢的解释
形容大海波涛汹涌,海水似乎要溢出来,常用来形容景象壮观或情绪激动。
出处
1.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之不波溢也,三年于兹也。意者中国殆有圣人,盍往朝之。”2.
出自《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后人以'海不波溢'来形容大海的壮阔景象。寓意
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情绪激动的描绘,体现出内心的波动和外界的壮观。
列子
1.
站在海边,望着海不波溢的景象,小明感叹大自然的壮丽。2.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内心海不波溢,难以平静。3.
这场音乐会让观众们情绪海不波溢,掌声不断。4.
看着孩子们在游乐场玩耍,家长们的心情也变得海不波溢。5.
这次旅行让大家的心情海不波溢,纷纷表示还要再来。海不波溢的翻译
德语
das Meer tobt und überläuft
日语
海は波立ち溢れる
法语
la mer déferle et déborde
英语
the sea surges and overflows
海不波溢的字意分解
hǎi
1:(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3:海水。
4: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5: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6:大口,大嘴巴。
7:很多的。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bō
1:(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同本义。
3:涌流的水;流水。
4: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5:激荡,起水波。
6:奔;逃跑。
yì
1:(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2:同本义。
3:水泛滥成灾,淹没。
4:过度,过分。

海不波溢,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ǎi bù bō yì)。abcd式组合,海不波溢意思是:形容大海波涛汹涌,海水似乎要溢出来,常用来形容景象壮观或情绪激动。 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情绪激动的描绘,体现出内心的波动和外界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