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之游的解释
指在竹林中游玩,享受竹林的宁静与美景。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於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2.
源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谈论哲学,弹琴吟诗。寓意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
列子
1.
周末我们一家去郊外竹林之游,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静谧。2.
他喜欢在周末进行竹林之游,享受与自然亲近的乐趣。3.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竹林之游成为了我们最爱的户外活动。4.
她常常邀请朋友们一起进行竹林之游,共享美景。5.
竹林之游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愉悦。6.
戎每与籍为~,戎尝后至。(《晋书·王戎传》)竹林之游的翻译
德语
ein Ausflug in den Bambushain
日语
竹林の遊び
法语
une promenade dans le bosquet de bambous
英语
a tour in the bamboo grove
竹林之游的字意分解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lín
1:(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同本义。
3: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4: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5:众多的样子。
6: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óu
1:(形声)。
2:同本义。
3:江河的一段。
4: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5: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6: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7:流动,不固定。
8: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
9:结交;交游。
10:游说;宣扬。
11:孝察,学习。
12:出访。
13:姓。

竹林之游,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ú lín zhī yóu)。abcd式组合,竹林之游意思是:指在竹林中游玩,享受竹林的宁静与美景。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