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头摸耳 sāo tóu mō ěr

abab式
拼音sāo tóu mō ěr
注音ㄙㄠㄊㄡˊㄇㄛㄦˇ
繁体搔頭摸耳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搔头摸耳的解释
形容人感到困惑、犹豫不决或不自在时的动作,常表示思考或尴尬的状态。
出处

1.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2.

出自《论语·乡党》:'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后世以此形容人的不安或思考时的动作。
寓意
表达人在思考或面对难题时的犹豫和不确定感,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需要谨慎思考。
列子

1.

面对复杂的问题,他搔头摸耳,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2.

听到这个难题,小明搔头摸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3.

在选择礼物时,她搔头摸耳,实在拿不定主意。

4.

当被问到未来规划时,他搔头摸耳,显得有些尴尬。

5.

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搔头摸耳,思考着答案。

搔头摸耳的翻译
德语
sich am Kopf kratzen und an den Ohren fassen
日语
頭をかき耳に触れる
法语
se gratter la tête et toucher ses oreilles
英语
scratch one's head and touch one's ears
搔头摸耳的字意分解
sāo
1:(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2:同本义。
3:骚扰;骚乱。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1:(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2:同本义。
3:用手探取。
4:描摹;模仿;描绘;拓印。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搔头摸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āo tóu mō ěr)。abab式组合,搔头摸耳意思是:形容人感到困惑、犹豫不决或不自在时的动作,常表示思考或尴尬的状态。 表达人在思考或面对难题时的犹豫和不确定感,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需要谨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