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解释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形容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出处
1.
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2.
唐·杜牧《张好好诗》:'豆蔻梢头二月初',后人用豆蔻指代女子十三四岁。寓意
象征青春的美好和纯洁,提醒珍惜年轻的时光。
列子
1.
她正值豆蔻年华,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朝气。2.
在豆蔻年华时,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3.
豆蔻年华的她,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4.
朋友们都说她在豆蔻年华时就已经是大家心中的偶像。5.
豆蔻年华的少女们在校园里嬉戏,充满了欢乐。6.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豆蔻年华的翻译
德语
das Alter von dreizehn oder vierzehn Jahren
日语
十三、四歳の年頃
法语
l'âge de treize ou quatorze ans
英语
the age of thirteen or fourteen
豆蔻年华的字意分解
dòu
1:(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3:又。
4: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5:“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6: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7:姓。
kòu
1:(形声。本义:豆蔻:植物名。比喻处女。因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小豆蔻 。东印度一种草本植物的芳香蒴果,用作调味品和用作芳香剂和健胃剂。
nián
1:(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同本义。
3:又指一年的收成。
4:又。
5: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6:年节。
7:年纪,岁数。
8:寿命;一生的岁数。
9: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
10: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11: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12:姓。
huā
1:(会意。从芔,从芌(xū)。“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叶下垂形。本义:花)。
2:,花朵。
3: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
4:开花。
5:昏花。
6:当中剖开。
huá
1:华丽;光彩美丽。
2:豪华。
3:灰白。
4:浮华。
5:繁盛。
6:鲜美。
7:光辉;光彩。
8:声望。
9:精华。
10:文才。
11:瓜类植物的果实。
12:光环。
13:矿脉或煤层已发生氧化或分解的露头。
huà

豆蔻年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òu kòu nián huá)。abcd式组合,豆蔻年华意思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形容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象征青春的美好和纯洁,提醒珍惜年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