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挛补衲 jū luǎn bǔ nà

abcd式
拼音jū luǎn bǔ nà
注音ㄐㄩㄌㄨㄢˊㄅㄨˇㄋㄚˋ
繁体拘攣補衲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拘挛补衲的解释
形容一种不协调、不连贯的组合或行为,常用于描述某种混乱或不合理的状态。
出处

1.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

2.

该成语无明确出处,可能为现代汉语中的口语化表达。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应保持条理和逻辑,避免混乱和无效的工作方式。
列子

1.

他的房间里东西摆放得拘挛补衲,完全找不到想要的东西。

2.

这次活动的安排真是拘挛补衲,很多环节都衔接不上。

3.

她的演讲内容拘挛补衲,听众听得一头雾水。

4.

这份报告数据拘挛补衲,无法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5.

他们的团队合作拘挛补衲,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6.

使剑如同为文,你就看看文章若写得意深辞踬、嬉成流移、文同书钞、~之弊吧。 ★温瑞安《一怒拔剑》三十七

拘挛补衲的翻译
德语
inkohärent und unordentlich
日语
支離滅裂で散漫
法语
incohérent et désordonné
英语
incoherent and messy
拘挛补衲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同本义。
3:束缚;限制。
4:拘守;拘泥于。
5:抽搐。
6:钩取,探取。
7:曲,痉挛;痀偻,曲背。
luán
1:(形声。从手,羉(luán)声。本义:维系,牵系)。
2:同本义。
3:抽搐,痉挛;手足蜷曲不能伸直。
1:(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同本义。
3: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4:补充。
5:弥补。
6:济助。
7:补养;滋补。
8: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1:僧徒的衣服,常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因即以为僧衣的代称。
2:僧徒自称或代称。
3:缝补,补缀。

拘挛补衲,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ū luǎn bǔ nà)。abcd式组合,拘挛补衲意思是:形容一种不协调、不连贯的组合或行为,常用于描述某种混乱或不合理的状态。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应保持条理和逻辑,避免混乱和无效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