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食中书 bàn shí zhōng shū

abac式
拼音bàn shí zhōng shū
注音ㄅㄢˋㄙˋㄓㄨㄥˋㄕㄨ
繁体伴食中書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伴食中书的解释
形容在吃饭时读书,强调学习的刻苦和勤奋。
出处

1.

《宋史·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原句为'昶尝于食中读书,家人谓之伴食中书'。
寓意
强调勤奋好学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任何时间都抓紧学习的机会。
列子

1.

小明为了准备考试,常常伴食中书,连吃饭时都不忘学习。

2.

为了完成论文,研究生们经常伴食中书,争分夺秒。

3.

爷爷年轻时学习非常刻苦,常常伴食中书。

4.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小李每天伴食中书,坚持不懈。

5.

即使在假期,晓红也不忘学习,常常伴食中书。

6.

人有投匿名诗云:“文章声价斗山齐,~日又西;回首湘江春水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李西涯》

伴食中书的翻译
德语
beim Essen lesen
日语
食事中に読書する
法语
lire en mangeant
英语
reading while eating
伴食中书的字意分解
bàn
1:陪同;依随。
2:相比。
3:伴侣;同伴。
pàn
1:大貌。
shí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7:亏损
8:特指日蚀或月蚀。
9:吃。
10: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11:享受;受。
12:垦耕。
13:背弃。
14:接受,采纳。
15:祭献,享祀。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zhō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7: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8:内心。
9:内脏。
10:中介人。
11:中等。
12:容易。
13:合适,适当。
14:不偏不倚,正。
15:忠诚。
16:姓。
zhòng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7:满,充满。
8:位居第二的。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伴食中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àn shí zhōng shū)。abac式组合,伴食中书意思是:形容在吃饭时读书,强调学习的刻苦和勤奋。 强调勤奋好学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任何时间都抓紧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