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之以理的解释
用道理来开导、劝说别人,使之明白事理。强调以理服人,通过讲道理来影响和教育他人。
出处
1.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2.
出自《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后人将此引申为用道理来开导别人的方法。寓意
强调通过讲道理来教育和引导他人,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列子
1.
老师在课堂上喻之以理,引导学生理解了复杂的数学概念。2.
妈妈用喻之以理的方式,帮助孩子明白做人要诚实的重要性。3.
在讨论中,朋友之间常常会用喻之以理的方式来解决分歧。4.
面对团队内部的矛盾,领导采用喻之以理的方法,成功化解了冲突。5.
通过喻之以理,小丽终于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喻之以理的翻译
德语
mit Vernunft überzeugen
日语
道理で説得する
法语
raisonner avec
英语
reason with
喻之以理的字意分解
yù
1:(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2:同本义。
3:晓喻;开导。
4:知晓;明白。
5:比喻。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lǐ
1:(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义。
3:治理;管理。
4: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5:又。
6:温习;熟习。
7:区分;辨别。
8:理睬,理会。
9:操理。
10:纹理;条理。
11:法律;司法官。
12:道理,义理。
13:又。
14:使者。
15:媒人。
16:狱官。
17:治理得很好。

喻之以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ù zhī yǐ lǐ)。abcd式组合,喻之以理意思是:用道理来开导、劝说别人,使之明白事理。强调以理服人,通过讲道理来影响和教育他人。 强调通过讲道理来教育和引导他人,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