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abcd式
拼音zhì zài sì fāng
注音ㄓˋㄗㄞˋㄙˋㄈㄤ
繁体志在四方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志在四方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不局限于一地,胸怀广阔,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

1.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扆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志在四方,何以告之?'
寓意
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应局限于眼前的小天地。
列子

1.

小明从小就志在四方,立志要环游世界,了解不同的文化。

2.

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留在家乡,而是志在四方,选择到国外深造。

3.

张老师鼓励学生们要志在四方,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小利益。

4.

虽然生活在小镇,但他的志在四方,时刻准备着去大城市闯荡。

5.

她志在四方,梦想着有一天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6.

妾闻“男子~”。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

志在四方的翻译
德语
große Ambitionen haben
日语
四方に志を持つ
法语
avoir des ambitions vastes
英语
with ambitions far and wide
志在四方的字意分解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zài
1:(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2:同本义。
3:居于,处于。
4:在于;决定于。
5:省视;观察。
6:存问,问候。
7:到。
8: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9:从。
10:才;正在。
1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12:表示一定的语气。
13:相当于“着”。
14:地方;处。
15:姓。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fāng
1:(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同本义。
3:等同;相当。
4:比拟。
5:辨别。
6:占有。
7:依据;依托。
8:模拟。
9:指责别人的过失。
10:竹木编成的筏。
11:方形。
12:地区;地方。
13:方面。
14:指四面。
15:指四面,周围,四旁。
16:规律;道理。
17: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18:合成药物的配方。
19:品类;类别。
20: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21:方法。
22: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3:方圆。指土地面积。
24:又。
25:
26:植物种子的外皮。
27:住室。
28: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29:遍,广。
30:方才。
31: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32: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33: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34: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35: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36: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37:又。
38:姓。

志在四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ì zài sì fāng)。abcd式组合,志在四方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不局限于一地,胸怀广阔,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应局限于眼前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