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abcd式
拼音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注音ㄓˇㄓㄨㄣˇㄓㄡㄍㄨㄢㄈㄤˋㄏㄨㄛˇㄅㄨˋㄒㄩˇㄅㄞˇㄒㄧㄥˋㄉㄧㄢˇㄉㄥ
繁体衹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解释
比喻只许一方有特权,另一方却受到不公平的限制,揭示社会不公和双重标准。
出处

1.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2.

出自《增广贤文》,原句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反映了古代官民之间的不平等。
寓意
揭示社会不公和双重标准,提醒人们警惕和反对不公平的现象。
列子

1.

公司里只准经理迟到,不准员工迟到,真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

小区物业对某些住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普通住户却严格执法,真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3.

在学校里,老师对班干部宽容,对普通学生却严厉,真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

比赛中裁判对主队放水,对客队却严格执法,真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5.

商场里,某些店家可以占道经营,而小商贩却被驱赶,真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翻译
德语
Was dem einen erlaubt ist, ist dem anderen verboten.
日语
上に許されることは、下には許されない。
法语
Ce qui est permis aux uns est interdit aux autres.
英语
Rules for thee, but not for me.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字意分解
zhī
1:(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2: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3:单数;奇数。
zhǐ
1:(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3: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4:用于句中。
5: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6:(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7:仅;仅仅。
8:又。
9:唯此;无它。
10:本,本来。
11:直;一直。
12:指示代词。
13:作,做。
14:用在句中。
15:
zhǔn
1:(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3:折充;抵充。
4:(形声。从水,隼(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5: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6: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7:轻重相当;均等。
8: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9:标准;法则。
10:箭靶,靶子
11:鼻子。
12:允许;批准 。唐、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俗作“准”。
13:仿效,效法。
14:瞄准。
15:测量,度量。
16:揣测,揣度。
17:按照,依照。
18:姓。
zhōu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2:同本义
3:字亦作洲。
4: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5: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6:周代国名。
7: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8: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
9:姓。
gu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同本义。
3:官府(政府机关)。
4:房舍,馆舍。
5:器官。
6:官职,职位。
7:古时用以称天子。
8:公;公有。与“私”相对。
9:当官,作官。
10:(guǎn)。管制,管理。
11:姓。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abcd式组合,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意思是:比喻只许一方有特权,另一方却受到不公平的限制,揭示社会不公和双重标准。 揭示社会不公和双重标准,提醒人们警惕和反对不公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