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合之众的解释
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一群人的行为不正当或有害。
出处
1.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纠合之众,乌合之众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远离不良群体,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
列子
1.
小区里有些纠合之众经常聚集在一起,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2.
学校门口的纠合之众总是惹是生非,让学生们感到不安。3.
街头出现了一群纠合之众,他们的行为让附近的居民感到恐惧。4.
公园里有一群纠合之众,经常在那里打牌吵闹,影响了其他人的休息。5.
商场门口的纠合之众总是拦住行人推销商品,让人感到很烦。纠合之众的翻译
德语
eine Bande von Rüpeln
日语
ならず者の一団
法语
une bande de voyous
英语
a gang of ruffians
纠合之众的字意分解
jiū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丩(jiū)声。本义:三股的绳子)。
2:同本义。
3:缠绕。
4:纠集;集结。
5:矫正。
6:督察。
7:检举。
8:姓。
gě
1: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hé
1:(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同本义。
3:引申为开合之称。
4:会聚,聚合。
5:适合。
6:匹配;配偶。
7:和睦,和谐,融洽。
8:盒子
9:与;向。
10: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纠合之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ū hé zhī zhòng)。abcd式组合,纠合之众意思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一群人的行为不正当或有害。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远离不良群体,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