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不徒来的解释
福气不会无缘无故地到来,强调福气需要通过努力和积德来获得。
出处
1.
《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生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福不徒至,祸亦不徒去。'意思是福气不会无缘无故到来,灾祸也不会无缘无故离开。寓意
提醒人们要通过努力和积德来获得福气,强调因果关系。
列子
1.
他深知福不徒来,所以每天都努力工作,希望能给家人带来幸福。2.
她相信福不徒来,因此在生活中总是乐于助人,积累善行。3.
福不徒来,年轻时多积累经验和知识,将来才能有好的回报。4.
他告诫孩子们,福不徒来,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付出努力。5.
福不徒来,她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福不徒来的翻译
德语
Glück kommt nicht ohne Grund.
日语
福は理由無く来ない
法语
La fortune ne vient pas sans raison.
英语
Fortune does not come without reason.
福不徒来的字意分解
fú
1:(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3:祭祀用的酒肉。
4:赐福,保佑。
5: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6:(fù)。相称,符合。
7: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tú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2: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4:服徭役的人。
5:门徒,弟子。
6:奴仆。
7:独,仅仅。
8:徒然,枉然。
9:姓。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福不徒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ú bù tú lái)。abcd式组合,福不徒来意思是:福气不会无缘无故地到来,强调福气需要通过努力和积德来获得。 提醒人们要通过努力和积德来获得福气,强调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