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胜屈 zhǐ bù shèng qū

abcd式
拼音zhǐ bù shèng qū
注音ㄓˇㄅㄨˋㄕㄥˋㄑㄩ
繁体指不勝屈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指不胜屈的解释
形容数量极多,无法一一列举。
出处

1.

清·陈康祺《郎潜记闻》:“本朝大臣夺情任事者,指不胜屈。”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汉军皆称万岁。欲争项王头者不可胜数。'后演变为“指不胜屈”。
寓意
表达对数量之多的感叹,提醒人们在面对大量事物时应保持耐心和细致。
列子

1.

这个博物馆的藏品真是指不胜屈,令人眼花缭乱。

2.

他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指不胜屈,每一张都充满了回忆。

3.

书店里的书籍种类指不胜屈,挑选起来真是困难。

4.

她的朋友圈里,祝福她的留言指不胜屈,感动不已。

5.

比赛结束后,观众们对选手的评价指不胜屈,真是难以总结。

6.

《春秋》之义,不以父命辞王命,不以家事辞王事。象这样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一回

指不胜屈的翻译
德语
zu zahlreich, um erwähnt zu werden
日语
数えきれない
法语
trop nombreux pour être mentionnés
英语
too numerous to mention
指不胜屈的字意分解
zhǐ
1: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2:足指也叫做指。
3:近代误写作“趾”。
4:意旨;意向。
5:指向;指着。
6:指定。
7:指示。
8:指点。
9:指责。
10:诬指。
11:竖起。
12:美好。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7:理亏。
8: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9: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10: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指不胜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ǐ bù shèng qū)。abcd式组合,指不胜屈意思是:形容数量极多,无法一一列举。 表达对数量之多的感叹,提醒人们在面对大量事物时应保持耐心和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