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凿附会 chuān záo fù huì

abcd式
拼音chuān záo fù huì
注音ㄔㄨㄢㄗㄠˊㄈㄨˋㄏㄨㄟˋ
繁体穿鑿坿會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穿凿附会的解释
指牵强附会地解释,硬把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出处

1.

宋·洪迈《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2.

《汉书·严助传》:'今欲以三郡之地,立二万人戍以备胡,臣愚以为不可,徒费中国耳。'后人以'穿凿'指牵强附会。
寓意
提醒人们在解释和联系事物时要避免牵强附会,保持严谨和客观。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穿凿附会,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2.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不惜穿凿附会,显得非常牵强。

3.

小明在写历史论文时,穿凿附会地解释了一些史实,导致论文不够严谨。

4.

讨论时,他总是穿凿附会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的话题上。

5.

为了让故事更有吸引力,作者不惜穿凿附会地编造了一些情节。

6.

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顾上下文~起来了。 ★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

穿凿附会的翻译
德语
eine Verbindung erzwingen
日语
無理に結びつける
法语
forcer une connexion
英语
force a connection
穿凿附会的字意分解
chuān
1:(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2:同本义。
3: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4:贯通;贯串。
záo
1:(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2:同本义。
3:挖掘;开凿。
4:开通。
5:穿凿附会。
6: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7:舂米使之精白。
8:引申为冲刷。
9:敲击,捶打。
10:凿子。
11: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1:(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2:沾着,附着。
3:依傍;依附。
4:归附。
5:佩带。
6:靠近。
7:增益。
8:捎带;寄。
9:(fǔ)。体恤,抚慰。
10:树木外表的粗皮。
11:中草药“附子”的简称。
12:脏腑。
13:姓。
huì
1:(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同本义。
3:晤见。
4:使协调一致;符合。
5:器物的盖子。
6: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7:灾厄;厄运。
8: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9:中医经络穴位名。
10: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11:必然,一定。
12:恰巧,正好。
1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14:相当于“与”、“同”、“和”。
kuài
1:(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2: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3:姓。

穿凿附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uān záo fù huì)。abcd式组合,穿凿附会意思是:指牵强附会地解释,硬把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提醒人们在解释和联系事物时要避免牵强附会,保持严谨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