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乱 lín wēi bù luàn

abcc式
拼音lín wēi bù luàn
注音ㄌㄧㄣˊㄨㄟㄅㄨˋㄌㄨㄢˋ
繁体臨危不亂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临危不乱的解释
形容在危急关头不慌乱,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
出处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为“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寓意
强调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重要性,体现出人的智慧和勇气。
列子

1.

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员临危不乱,迅速组织救援。

2.

比赛中,队长临危不乱,带领队伍反败为胜。

3.

突遇车祸,司机临危不乱,成功控制车辆避免更大损失。

4.

手术中,医生临危不乱,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5.

面对突发状况,老师临危不乱,迅速疏散了学生。

6.

真正做到~是不容易的。

临危不乱的翻译
德语
in Gefahr die Ruhe bewahren
日语
危急に動じない
法语
garder son calme face au danger
英语
remain calm in the face of danger
临危不乱的字意分解
lín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2:同本义。
3: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4: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5:碰上, 逢着。
6: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7:又。
8:攻伐;胁制。
9: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
10:治理、管理、统治 。
11: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
12: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lìn
1: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wēi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
7:怀疑,疑虑。
8:高。
9:危险; 危难。
10:很陡峭的。
11:特指人将死。
12:绷得紧;强劲。
13:端正。
14:不正。
15:屋脊。
16:艰难困苦。
17:几乎;差点儿。
18: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临危不乱,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ín wēi bù luàn)。abcc式组合,临危不乱意思是:形容在危急关头不慌乱,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 强调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重要性,体现出人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