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振衣 tán guàn zhèn yī

abac式
拼音tán guàn zhèn yī
注音ㄍㄨㄢˋㄓㄣˋㄧ
繁体彈冠振衣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弹冠振衣的解释
形容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时,轻轻拍打衣冠上的灰尘,借以表示即将离去或事情即将结束。现多用于讽刺某些人因同僚升官而沾沾自喜,准备庆贺。
出处

1.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

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原意是指王吉和贡禹是好友,王吉在位时,贡禹就准备弹冠振衣,准备出仕。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别人的成功而得意忘形,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列子

1.

听到老同学升职的消息,小李弹冠振衣,准备去庆祝一番。

2.

公司年会上,老张因自己团队的成绩而弹冠振衣,显得非常得意。

3.

小王听说自己的朋友被提拔,弹冠振衣,准备去祝贺。

4.

同事们听说领导要退休,纷纷弹冠振衣,准备庆祝。

5.

得知自己被录取,小明弹冠振衣,准备庆祝这个好消息。

6.

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乐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后汉书·李固传》

弹冠振衣的翻译
德语
den Hut abklopfen und die Kleidung schütteln
日语
冠を弾いて衣を振る
法语
secouer son chapeau et épousseter ses vêtements
英语
brush off one's hat and shake one's clothes
弹冠振衣的字意分解
dàn
1:(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同本义。
3: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4:弹弓。
tán
1:(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同本义。
3:弹击。
4: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5:批评,揭发。
6:针刺。
7:测定重量。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zhèn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7:又。
8:整治,整顿 [reorganize]。
9:振作;奋起。
10:消除。
11:发出;生长。
12: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1:穿衣。
2:遮盖;包扎。
3:依靠

弹冠振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án guàn zhèn yī)。abac式组合,弹冠振衣意思是:形容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时,轻轻拍打衣冠上的灰尘,借以表示即将离去或事情即将结束。现多用于讽刺某些人因同僚升官而沾沾自喜,准备庆贺。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别人的成功而得意忘形,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