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不群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孤高自傲,不合群,特立独行,不与他人交往。
出处
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句为“其学以自修,不倚师传,不群居,不党人,不与俗同,不与世合。”
寓意
提醒人们过于自傲和孤立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强调平衡个人特质与社交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在班级里总是独来独往,显得孤傲不群。2.
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因为孤傲不群,朋友很少。3.
她在聚会上总是独自一人,显得孤傲不群。4.
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总是孤傲不群地待在家里。5.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孤傲不群,但他其实只是喜欢独处。6.
他就是这种~的性格。孤傲不群的翻译
德语
hochmütig und abseits
日语
孤高不群
法语
fier et distant
英语
aloof and proud
孤傲不群的字意分解
gū
1:(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2:同本义。
3:古代王侯的自称。
4:单独;孤独。
5:孤高。
6:独特。
7:负,负恩,背弃恩德。
8:狐立于。
ào
1:(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2:同本义。
3:经传以敖为之。
4:急躁。
5:傲慢而轻视。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ún
1:(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3:集团,社会集体。
4:泛指多数。
5:指人。
6:指事物。
7:聚集;会合,联合。
8:随俗。
9:众多。

孤傲不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ū ào bù qún)。abac式组合,孤傲不群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孤高自傲,不合群,特立独行,不与他人交往。 提醒人们过于自傲和孤立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强调平衡个人特质与社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