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口慎事的解释
形容说话谨慎小心,注意言辞,不轻易表态。
出处
1.
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2.
出自《汉书·贾谊传》,原文为“畏口慎事,恐见欺”,意在强调谨慎行事以免被欺骗。寓意
强调在言行中保持谨慎,避免因言辞不当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列子
1.
在与客户沟通时,他总是畏口慎事,确保不会因为言辞不当而引起误会。2.
面对复杂的问题,小王畏口慎事,不敢轻易下结论。3.
在家庭聚会上,面对长辈的询问,小李畏口慎事,回答得非常小心。4.
在讨论敏感话题时,大家都畏口慎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5.
在新工作环境中,她畏口慎事,尽量不说错话。畏口慎事的翻译
德语
vorsichtig im Wort und in der Tat sein
日语
言葉と行動に慎重である
法语
être prudent dans ses paroles et ses actions
英语
be cautious in speech and action
畏口慎事的字意分解
wèi
1:(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2: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3:敬;敬服。
4:担心。
5:避开。
6:憎恶;怨恨。
7: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
8:弯曲处。
9:罪。
10:险恶的。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shèn
1:(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2:同本义。
3:警惕。
4:与“勿”、“毋”、“莫”等连用表示禁戒,相当于“务必”、“千万”等。
5:顺从,顺应;遵循,依顺。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畏口慎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èi kǒu shèn shì)。abcd式组合,畏口慎事意思是:形容说话谨慎小心,注意言辞,不轻易表态。 强调在言行中保持谨慎,避免因言辞不当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