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影逃形 liǎn yǐng táo xíng

abac式
拼音liǎn yǐng táo xíng
注音ㄌㄧㄢˇㄧㄥˇㄊㄠˊㄒㄧㄥˊ
繁体斂影逃形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敛影逃形的解释
形容为了逃避罪责或不被发现而隐藏行踪,隐匿形迹。
出处

1.

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2.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描述荆轲刺秦王失败后,樊於期的儿子樊於期为了逃避秦国的追捕而隐匿行踪。
寓意
提醒人们要勇于面对问题和责任,而不是逃避。
列子

1.

犯了错误的小明为了不被父母发现,敛影逃形地躲在房间里。

2.

小偷在作案后,敛影逃形地逃离了现场。

3.

为了不让债主找到自己,他只能敛影逃形地过日子。

4.

失恋后的他,敛影逃形地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5.

为了避免被竞争对手发现自己的动向,他敛影逃形地进行市场调查。

敛影逃形的翻译
德语
sich verstecken
日语
隠れて逃げる
法语
se cacher
英语
hide and seek
敛影逃形的字意分解
liǎn
1:(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2: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3:收获。
4:征收。
5:收缩;退缩。
6:如又:敛额(皱眉);敛退(退缩);敛策(收束马鞭。比喻隐退不仕);敛手(缩手不敢乱动)。
7:入殓。
8:收敛,约束言行。
9:整肃;整理。
10:赋税。
yǐng
1:(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2:同本义。
3:字本作“景”。
4: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5:假冒。
6:隐藏。
7:照射。
8:晃动。
táo
1:(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同本义。
3:逃避,回避。
4:离开。
5: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
xíng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7:画图形。
8: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9:比较,对照。
10:描绘。
11: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敛影逃形,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iǎn yǐng táo xíng)。abac式组合,敛影逃形意思是:形容为了逃避罪责或不被发现而隐藏行踪,隐匿形迹。 提醒人们要勇于面对问题和责任,而不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