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有眉目的解释
形容事情或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眉目或轮廓,但还未完全清晰。
出处
1.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七回:“办理粗有眉目,即回京复命去了。”2.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回:“此番回京,粗有眉目,尚须细细推敲。”寓意
强调事情在初步阶段的进展,提醒人们在看到初步成果时要继续努力,细化和完善。
列子
1.
经过几天的调查,案件的线索粗有眉目,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2.
这个项目经过团队的努力,方案已经粗有眉目,接下来需要细化。3.
小明的绘画作品经过反复修改,构图已经粗有眉目,但还需完善细节。4.
经过初步讨论,活动的策划方案已经粗有眉目,接下来要落实执行。5.
经过几次尝试,新的烹饪方法已经粗有眉目,下次可以尝试改进。粗有眉目的翻译
德语
einen groben Überblick haben
日语
大まかな見通しがつく
法语
avoir un aperçu grossier
英语
have a rough outline
粗有眉目的字意分解
cū
1:(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同本义。
3:粗粮。
4: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5:不精,粗糙。
6:粗疏;粗略。
7:刚,才。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méi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3:借指美女。
4: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5:老。
mù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粗有眉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ū yǒu méi mù)。abcd式组合,粗有眉目意思是:形容事情或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眉目或轮廓,但还未完全清晰。 强调事情在初步阶段的进展,提醒人们在看到初步成果时要继续努力,细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