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不论的解释
指不论什么原因,格杀勿论,形容处罚严厉,不讲情面。
出处
1.
《后汉书·刘盆子传》:“诸卿皆老傭也。今日设君臣之礼,反更殽乱,儿戏尚不如此,皆可格杀。”2.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若有抗拒军令者,即行斩首,决不姑息。”寓意
强调对违规行为的严厉处罚,提醒人们要遵守规则。
列子
1.
小偷在商场行窃被当场抓住,保安人员格杀不论地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2.
在比赛中,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被格杀不论地处罚。3.
公司对泄露商业机密的行为采取格杀不论的态度,严厉处罚相关人员。4.
学校对考试作弊行为格杀不论,一经发现立即开除。5.
在社区活动中,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将被格杀不论地处理。6.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王履谦便下令包围活捉,~。”格杀不论的翻译
德语
ohne Gnade töten
日语
容赦なく処刑する
法语
exécuter sans pitié
英语
execute without mercy
格杀不论的字意分解
gé
1:(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2:同本义。
3:引申为格子。
4:栅栏。
5:法式;标准;规格。
6:箭靶子。
7:表明某词在一定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意义关系的屈折变化形式(如主格、 宾格、 所有格)。
8:茖葱。山葱。
9:村落。
10:阻止;搁置。
11:纠正,匡正。
12:推究。
13:击打;格斗。
14:击杀;搏杀。
15:抗拒;抗御。
16:古书借“格”为“佫”。来到,到达。
17:大。
gē
1: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格杀不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é shā bù lùn)。abcd式组合,格杀不论意思是:指不论什么原因,格杀勿论,形容处罚严厉,不讲情面。 强调对违规行为的严厉处罚,提醒人们要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