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事老 hé shì lǎo

abcd式
拼音hé shì lǎo
注音ㄏㄜˊㄕˋㄌㄠˇ
繁体咊事老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和事老的解释
指在处理纠纷或调解矛盾中,起到和事佬作用的人,通常是指那些热心调解、帮助他人化解矛盾的人。
出处

1.

《新唐书·宗楚客传》:“中宗不能穷也,诏琬与楚客,处讷约兄弟两解之,故世谓帝为‘和事天子’。”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他是个和事老,怎肯轻易放过?'
寓意
强调调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性,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列子

1.

小李在邻里之间起了争执后,主动充当和事老,成功化解了矛盾。

2.

在家庭聚会上,奶奶总是充当和事老,调节大家的情绪。

3.

同事之间有了小误会,小张主动做起了和事老,帮助大家重归于好。

4.

在朋友圈里,小王因为常常充当和事老而被大家所喜爱。

5.

社区里,退休的老李总是乐于做和事老,帮助解决邻里纠纷。

6.

就待我去见三府公,讲一讲明,与你们做个~罢。 ★元·无名氏《鼓掌绝尘·月集》第七回

和事老的翻译
德语
Friedensstifter
日语
仲裁者
法语
médiateur
英语
peacemaker
和事老的字意分解
1:和谐;协调。
2:和睦;融洽。
3:暖和;和煦;晴和。
4:指身体健康舒适。
5:搀和,混和。
6: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1:应和;跟着唱。
1: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huó
1:
huò
1: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2: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huo
1:——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lǎo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2: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3:历时长久。
4:排行在最后的。
5:老年;晚年。
6:又。
7: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
8: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
9:指上公。
10:指上卿。
11:指大夫。
12:指大夫的家臣。
13:指群吏之尊者。
14:指父母或兄长。
15:死的讳称。
16:敬爱,敬重。
17:告老。
18:变老;衰老。
19:衰老;衰颓。
20:姓。

和事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é shì lǎo)。abcd式组合,和事老意思是:指在处理纠纷或调解矛盾中,起到和事佬作用的人,通常是指那些热心调解、帮助他人化解矛盾的人。 强调调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性,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